我畢業於國立金門大學,主修國際關係,大三下過了畢業門檻後,由於對於當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我選擇的第一份工作是粗工,畢業時被引薦到水電行工作。退伍後時確定自己的志向想朝IT行業發展,但自己非本科系畢業,所學得東西盡是一些學術上的理論,除非想經由國家考試當公務員,不然自己其實是沒有半點專業技能的。
退伍後曾經有短暫到廚具工廠打過工,但不管怎麼學的學不會,或是學得很慢,後來意識到如果要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盡管可以學得會,但速度會非常慢,因為自己心裡就在排斥這個領域的內容。
報名養成班以後,才意識到自己以前學的東西,不過是皮毛中的皮毛,IT領域內的技術,比想像中多更廣。從最熟悉的Microsoft到不曾用過的Linux、Cisco,充實了我許多相關專業知識。
同時,上課的同時老師也教我們準備考取這門領域證照的方法,即使證照不是絕對,但絕對是進入這門行業的入場卷,既然上了這門課,不帶點甚麼東西回去,好像也對不起自己。記得自己在準備MCSA認證考試的時候,真的是用咬牙苦撐來形容這一切,MCSA這張證照要準備三科考試,在第二門科目考試時遇到沒料到的危機,前前後後考了三次才通過第二科考試,這一次的考試經驗也讓自己學到一個教訓,不管在任何事情上面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與反覆練習才能得到好的結果。
經過這半年來的訓練和準備,在老師的教導下,關於當一名工程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也許可能比不上本科系,但作為一名未來新進工程師來講,我想這就已經足夠了。老師也以職場上的前輩跟我們提點,以及未來可能會面對到的挑戰,這些都是我在還沒上課之前所不知道的。
上完課以後,比起半年前即使應徵資訊相關行業,得不到半個回覆,或是投履歷之後便石沉大海。在恆逸結訓之後,除了既有的安排廠商邀約面試以外,也得到了許多廠商的主動邀約,這些都是在還沒上課之前未曾有過的經驗。最後要提醒想要來上課學習的學弟妹們,唯有持續精進和保持自己的知識和技術,才是最後結訓後,獲得錄取機會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