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從何得知恆逸教育訓練中心?
一開始是在當兵期間翻閱奮鬥月刊時看到恆逸,退伍後上網找資料,網路上的評價顯示恆逸跟資X會這兩間比較好,後來報名恆逸的免費說明會了解狀況,聽完說明會就決定到恆逸進修。
Q2.為什麼選擇手機App養成班?
大學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牙體技術學系,退伍後決定轉換跑道,想從有興趣又看似簡單的手機App開始學起,希望能先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進而慢慢累積經驗和技術,最後能寫出一個廣受好評的App上架,滿足自己的成就感。
Q3.學習過程中,有什麼事情印象很深刻?
印象很深刻的是阿福老師(吳修福老師)來上課的時候,花時間了解班上的程度以及學習內容,最後決定調整課程方向,針對我們比較薄弱的觀念重新加強,並額外補充一些更淺顯易懂的例子,讓我們更快吸收。覺得能夠遇到這麼用心的老師很感動,阿福老師(吳修福老師)補強的部分讓我在後期專題製作的時候更加順利,很謝謝老師的心意及認真!
Q4.覺得困難的科目,為什麼
在學習過程當中,覺得Objective-C比較生澀難懂,畢竟它是從C語言演化出來的,而我們沒學過任何C語言的基礎,對指標概念不理解,之後可能還要再花時間去慢慢理解。
Q5.這段時間學習的心路歷程
課程剛開始,老師就說來這裡不可能學會寫程式,只是學習如何去寫程式,要我們花時間多多復習,一開始認為老師說的太誇張,應該只是想讓我們更認真而已,後續上課當然也沒額外學習(笑)。直到開始製作專題之後才發現,原來一開始講的這些都是真的,要學的東西太多,短短四個月就要學三種語言,而這些只是開始而已。在專題製作過程當中一直遇到各種困難,慢慢發現自己專業知識與技術嚴重不足,終於深刻領悟到額外學習的重要性,漸漸也學會如何去查資料來解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獲得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資料搜尋的能力,有受過訓練能夠更迅速地抓到問題重點,知道我該往什麼方向尋找解答,在之後工作遇到不會的問題與技術,我相信是比一般沒有參加過課程的人,更容易找出解決的辦法,有效地解決問題。
Q6.在開發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
我開發的App兩個系統(iOS/Android)都有製作,過程中為了做出一些上課沒教過的效果,上網查了很多資料跟技術,花了不少時間慢慢研究,想增加更多功能豐富自己的App。iOS和Android這兩個系統的語言有很多的不同,為了做出相對應的功能,也花了很多時間去尋找不同系統的解決方法,最後有一些部分找不到答案時,還是靠老師的協助完成。在專題當中花了很多時間上網尋找一些其他人使用過的原件來製作輪播功能,也用了SLComposController進行FB分享的功能,甚至嘗試到Google Developer申請YouTube Data的使用憑證金鑰,在App中完整使用YouTube撥放器的功能,成功讓自己的App功能變得豐富。
Q7.對於未來也想進來手機App養成班的學弟妹,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說
學程式需要會的東西很多,在養成班學習會打下良好的基礎,讓你在起步學習的時候比別人聰明一點,有老師指導也少了很多冤枉路,在做專題的時候遇到困難也有老師可以詢問,這點是來養成班最大的優勢,但同樣也得花更多時間自我學習,而不是光等老師教學就好,下課也一定要複習才不會浪費這段時間。
Q8.恆逸教育訓練中心值得稱讚的地方
恆逸的師資很好,老師個性又很隨和,可以在這裡學到不少東西。而且有學習過程中有個人專屬的Mac跟硬碟,可以有安穩的開發環境來製作專題,不用再另外添購跟安裝,是值得推薦的學習場所。
開發專題:我的實況主